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3G中文网 www.3gzw.net,出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一秒记住【69中文网www.69zw.com】,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。

    自序

    那些年我东奔西走,到处打工,结识了形形色色的底层人物。他们的忍耐精神、他们的悲惨境遇,总像影子一样,在我的脑海里闪现。我常常爱莫能助地记录着那些令人落泪的辛酸和悲情,妄想有一天,能让更多的世人了解这些人的遭际。

    但想着容易做起来难。一来,我有此打算的时候,故乡正经受着连年的大旱;二来,我那时仅发表过为数不多的几个短篇,要想客观地把底层生活另辟蹊径写出新意来,的确有难度。我一面汗流浃背地打工糊口,一面又时时处处为虚拟主人公的命运揪着心。熟悉我的人知道我好写个东西,不熟悉我的人看着我经常夜半挑灯“夜战”,还以为我神经有些不大对劲。在村子里,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农民,我的麦田里的燕麦有时竟比小麦还长得好!因为常常过着朝不保夕寅吃卯粮的生活,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我懒惰、怕吃苦。其实我在外面捞过盐、打过硝、钻过煤窑,吃过很多人没吃过的苦、受过很多人没受过的罪,之所以把活儿没干到人前头,完全是因为我老放不下自己的写作。

    小说最初的题目叫《人在屋檐下》。

    当时我只想以一种史无前例的真实将几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刻画出来,用他们在人间遭受的种种事例告诉世界,还有这样一群人在挣扎、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奋斗。开始我用的是日记体。目的就想通过“四大金刚”的聚散离合,更加自然地写世事变迁人情世故、写金钱与情感的撞击与纠葛、写乡村最后的凄美青春爱情、写一群人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不同命运……断断续续,差不多花去了我的四年时光。在那一千多个日子里,我除了种田和看书,除了在海原黄金公司当工人期间,能在破碎完石头后拥有比较完整的写作时间,其余大部分时间,都是我边干农活边挤时间写就的。因为那时没有电脑,所有文字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手抄出来的。夏天还好,可以坐在树阴或菜园旁边写;冬天就难了,白日有孩子嬉闹,夜晚煤炉又早早熄灭,不得已,我每每在半夜写东西的时候,须要裹一条褥子在腿上,才不至于把腿冻僵。

    30万字,没有故事。所有发生的故事,都是围绕无数低学历的运气不好的打工者的命运完成的,因此他们的遭遇与感触,缺乏足够的层次上的递进,致使小说的可看性和曲折性都打了折扣。左侧统老师看到我拿着两块砖头那么厚的手稿时,不无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:“无论这部长篇成功与否,它实际上都把你往前推进了一步!”石舒清老师看完给我写信:“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,小说离生活太近了。就像离一棵树太近会看不清树的真实样子一样。”

    我于是反复修改,认真打磨,将那些赤裸裸的文字重新置入一个个特定的环境当中,并且毫不手软地砍去事无巨细的议论和喋喋不休的表达。一下子,小说忽然活跃了起来,有许多似嫌僵硬的情节,变得自然和顺畅了。从一个人的遭际写起,千千万万的底层人物都跑到我的笔下,使我的眼界忽然扩大,让我有了迂回和升腾的无限空间。

    终于,在小说的张力和凝聚力都进一步得到强化后,一个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有识青年的一种新形象便应运而生。

    10万字被删去,这是我的遗憾,也是我的福祉。从此,我似乎懂得了创作中的许多奥秘:哪些文字需要节制、哪些文字需要张扬……

    遵照老师的意见,我又将小说题目更名为《出息》,使主题更加明朗化。将“狗娃”改为“富贵”,“梁志”改为“梁大志”,叫起来更顺口一些。

    更改了第六章,简化了打工的漫长过程,使一个人的所见所闻变成了几个人的故事,从而加深了人物之间的冲突。

    增加了第十章,使小说的调子昂扬了一些,使底层的奋斗者能看到花朵的明艳。

    卑微的思念、撂荒的田野、乌烟瘴气的“受罪”麻将、打工的屈辱和无奈……这些底层人物的奋斗史,被我原原本本地再现了出来。他们的生活是粗糙的、追求是简单的、感情是平实的,他们没有扭曲、变态的故事。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扛着蛇皮袋子讨生活者的其中的典型,我只是做了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而已。

    有些遗憾的是,梁大志成了一个“忙人”,欧阳小莲也离婚了,王富贵还打着光棍,因为家贫和左耳失聪的缘故,他的相亲故事变得沉重而忧伤。家乡的女孩子也大都出去打工了,只有过年的几天才能见到她们的影子。刘辛也曾几度劝富贵,让他进城收破烂自己创业,可是,还未等刘辛把话说完,他就有些惊惧地摆摆手:“不去,不去!我哪儿都不想去!现在我的目标就剩下三样——农妇、山泉、有点田。”……

    没有伏笔。没有技巧。没有夸张细腻的描写。所有发生的故事都可以在劳务市场和最普通的村子里找到,因此,这篇小说只有顺理成章,而没有惊心动魄。

    诚然,这虽是一篇虚构的作品,但是因为与我的经历有一些相似之处,所以难免会出现我主观的内心独白。但《出息》不是传记性的东西,它也不代表我所有的写作风格——它只是我用最尖利的手术刀解剖过的底层人物的“心灵史”,是我写过的最艰苦、最真诚、最让人放不下的一部长篇。

    就是这样!

    手机用户请浏览m.69zw.com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