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3G中文网 www.3gzw.net,出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一秒记住【69中文网www.69zw.com】,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。

    第十一节

    给理想一点时间

    昨天凌晨3点起床,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,到了今天星星挂满天际时,我们才抵达阿拉善。在一片沙漠深处,因为宿舍尚未建成,我们当晚只好宿于刚砌了一米多高墙基的建筑内。十一月的天气,此地已经很是干冷,我们自带的被子上落满了白霜。我的枕头是从老家带来的书本。

    头痛,几乎要爆炸。迷糊了一夜,也不见好转。在学校落下的毛病,好了没多久,现在它又显了神威。

    老板还未到,一个管事的副手先整了柴禾煮粥。炊烟在辽阔苍茫的沙漠上空飘荡,太阳,明晃晃地挂在天空,像一位不管闲事的老人。

    还是当小工。给师傅们递砖,和泥、抹砖缝,哪一样都抢着干。活儿倒不重,只是不得空闲,写东西,自然就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!

    依旧盖房,累得胳膊都肿了起来。和泥,铲泥,如果在家里,是断然做不出这样好的。出门在外,为了给老板好印象,人就得拼一把。

    厨师是蒙古人,姓蔡,不做饭时身着长袍,脚蹬布靴。他说,蒙古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袍子,春秋穿夹袍,夏季穿单袍,冬季穿皮袍、棉袍。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、高领,既美观大方,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。冬天防寒护膝,夏天防蚊虫叮咬、遮暴晒。行可当衣,卧可作被。

    戈壁滩随处可见驴子、骡子和骆驼。给这里拉砖、卸砖的妇女,则不分老少,大多捂着口罩,仅露出两只眼睛。

    远处有大片的农田,能看见站着剥玉米的、蹲着割苜蓿的人。不知原来的拓荒者是如何流着汗水开垦出这片肥沃良田的?在风沙肆虐的阿拉善,有多少治沙故事尚未被挖掘报道?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,老板之所以能在此地建厂,首先得感谢那些战天斗地为治沙工作奉献青春的辛勤劳动者。

    早在电影电视上,内蒙古给人的印象,总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,还有数不清的羊群和骆驼。尤其在广阔辽远的绿色草地上,几个牧人骑在马背上吹着横笛的情景,想起来就叫人神思飞扬和神往。可是现在,蹲在这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上,人的感觉,却总有些荒凉。

    由于和泥窝工,我们被老板骂了一顿。他嫌我们干活没有技巧:“该省时间的就得省!把泥捣过来捣过去,一天时间你们能干些啥?”

    然后他夺过铁锹挽起袖子就给我们做示范,那样子,看起来也像干过苦活累活的人。

    我体力好,加上不敢偷懒,三米多高的墙上送砖,我一下子就能扔上去六块!匠工们虽不言语,眼睛里却流露着惊讶。晚上吃饭,就有好几个师傅在老板面前点名让我跟他干。

    忙忙碌碌一天,浑身的骨节都在向我叫唤。但是那帮早到的外地打工者,他们却在收工后坐在四轮拖拉机上,迎着大风,亮出自己嘶哑的喉咙,唱变了调的《一无所有》。

    宿舍刚刚落成、屋里都能潮出水来。老板就让我们就地铺了麦草,随便打开单薄的行李,晚上就准备睡在里面。没人敢说半个不字,所有打工者都已学会打掉牙齿往肚里咽。这就是八十年代的农民工,你没有与老板讲条件的权利。这些年来,有数以亿计的民工来到了城市。他们建楼、进工厂、修路、卖菜、送货、装修、清洁、做保姆、当保安……做着各种各样城里人不愿做也不想做的活。但无论你如何卖力,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。

    一位浙江师傅,有句口头禅:“没问题。”他长发飘飘,时常带着一副玩世不恭的口吻,爱说我没有家、走到哪儿就是哪儿的主人。爱哼哼,想唱就唱,很少顾忌他人感受,动辄来几句“不要问我从哪里来,我的故乡在远方……”

    他的鞋跟从不穿起来,仿佛在练脚功。他能在脚手架上,将满满一桶泥,直接从我的肩上用脚勾到高墙上去。

    他的右胳膊上纹着一个大大的“仇”字,墨绿墨绿的,看上去十分刺眼,想必是刻的时候在肉里放了太多的墨水。

    但他与我还能聊得来,觉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